信托转型正当时
来源:金融时报 胡萍 时间:2015-11-06
关于央行“双降”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在经历了连续多次“双降”之后,货币政策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调整信号,即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换挡,货币政策将更多参照实体经济,以稳定的节奏对流动性进行管理;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节奏稳定之后,对当前经济产生干扰的融资渠道不畅、投资下滑等问题,会采用货币政策以外的政策来解决,财政支出扩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会更大。而“双降”给信托业带来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和直接。
邢成说,从短期来看,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资金市场环境对传统的信托业务模式带来冲击。他分析认为,长期以来,融资类业务都是信托公司占比最大的业务,行业平均占比通常都超过50%,个别信托公司贷款类业务比例甚至高达80%。尽管在《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后,贷款类业务占比有所回落,但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四季度末显性贷款类信托业务(不包括大量存在的“假股真贷”类业务)占比仍为33.65%。而进入2015年后,该类业务在货币政策影响下出现连续下降,一季度末下降到31.32%,二季度又下降到26.55%。在央行连续“双降”影响下,融资类贷款信托业务将面临更加狭小的市场空间,非主流、边缘化趋势进一步加快。
从长期来看,邢成认为,“双降”给信托业带来三大利好。
其一,利率的市场化对信托产品收益率形成“熨平”效应,可有效改变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困境。
长期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在理财市场上一枝独秀,远高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低风险、高收益”有悖规律的产品定位一直是信托业难以化解的“痛”。而近期在央行“双降”影响下,社会融资成本普遍下降,一些优质项目也选择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这两方面因素无疑为信托公司调低产品预期收益率,“熨平”资金成本、释放投资压力、化解兑付风险提供了机会。而目前信托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9月信托产品预期年化平均收益率为8.48%,较上月(8.78%)有所下降。基础产业类产品收益率为9.20%,较8月(10.09%)环比下降8.8%。其余大类信托产品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金融市场类产品收益率降幅最大,9月收益率为7.51%,较8月(10.18%)降幅达26%;房地产类产品收益率为8.94%,环比下降13.96%;工商企业类产品收益率为9.44%,环比下降6.25%。
其二,推动信托公司加速转型,加大投资类产品的比重。
信托业从在我国产生之日起,就经历着不断的转型和改革。从融资类信托向投资类信托转型是近阶段信托业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信托业的一次战略性转型。央行连续“双降”最终必然导致信托贷款类业务逐渐淡出市场,信托公司必然要加快向投资类信托业务转型。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投资类信托占比2014年四季度末为33.70%,2015年一季度末上升到35.52%,二季度末达到39.33%。2015年一季度以来,曾经融资、投资、事务管理“三分天下”的资产配置正在向以投资类信托为主导的格局转变。
另外,在“双降”大背景下,对投资者来讲,单靠固定收益类投资或将无法为其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在做好资产保值的情况下,配置部分资金做权益类的财富增值投资。比如,在目前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必将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公司,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建立私募投资信托基金、企业并购基金等,其前景十分广阔。
其三,促进信托公司不断拓展市场,开展QDII等创新业务。
在央行“双降”和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开展QDII等业务,将注意力放在亚洲以外的房地产市场上。从理论上讲,零风险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为零甚至负值,无法为信托公司带来收益和现金流,但是信托产品惯例却是有预期收益承诺,为平衡现金流,争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信托公司愿意承受适度风险是必然的事情。具有适度风险又能提供较高固定回报的资产则首推房地产。
有稳定租金收益的房地产资产属于类固定收益产品,目前收益率又远高于国债,仍未步出金融危机状态的其他国家的房地产类产品值得信托公司关注。当然,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比股市、债市的流动性差,信托公司需对其他国家当地的税率、法律以及汇率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控。
邢成说,从短期来看,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资金市场环境对传统的信托业务模式带来冲击。他分析认为,长期以来,融资类业务都是信托公司占比最大的业务,行业平均占比通常都超过50%,个别信托公司贷款类业务比例甚至高达80%。尽管在《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后,贷款类业务占比有所回落,但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四季度末显性贷款类信托业务(不包括大量存在的“假股真贷”类业务)占比仍为33.65%。而进入2015年后,该类业务在货币政策影响下出现连续下降,一季度末下降到31.32%,二季度又下降到26.55%。在央行连续“双降”影响下,融资类贷款信托业务将面临更加狭小的市场空间,非主流、边缘化趋势进一步加快。
从长期来看,邢成认为,“双降”给信托业带来三大利好。
其一,利率的市场化对信托产品收益率形成“熨平”效应,可有效改变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困境。
长期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在理财市场上一枝独秀,远高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低风险、高收益”有悖规律的产品定位一直是信托业难以化解的“痛”。而近期在央行“双降”影响下,社会融资成本普遍下降,一些优质项目也选择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这两方面因素无疑为信托公司调低产品预期收益率,“熨平”资金成本、释放投资压力、化解兑付风险提供了机会。而目前信托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9月信托产品预期年化平均收益率为8.48%,较上月(8.78%)有所下降。基础产业类产品收益率为9.20%,较8月(10.09%)环比下降8.8%。其余大类信托产品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金融市场类产品收益率降幅最大,9月收益率为7.51%,较8月(10.18%)降幅达26%;房地产类产品收益率为8.94%,环比下降13.96%;工商企业类产品收益率为9.44%,环比下降6.25%。
其二,推动信托公司加速转型,加大投资类产品的比重。
信托业从在我国产生之日起,就经历着不断的转型和改革。从融资类信托向投资类信托转型是近阶段信托业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信托业的一次战略性转型。央行连续“双降”最终必然导致信托贷款类业务逐渐淡出市场,信托公司必然要加快向投资类信托业务转型。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投资类信托占比2014年四季度末为33.70%,2015年一季度末上升到35.52%,二季度末达到39.33%。2015年一季度以来,曾经融资、投资、事务管理“三分天下”的资产配置正在向以投资类信托为主导的格局转变。
另外,在“双降”大背景下,对投资者来讲,单靠固定收益类投资或将无法为其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在做好资产保值的情况下,配置部分资金做权益类的财富增值投资。比如,在目前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必将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公司,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建立私募投资信托基金、企业并购基金等,其前景十分广阔。
其三,促进信托公司不断拓展市场,开展QDII等创新业务。
在央行“双降”和全球利率保持低位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开展QDII等业务,将注意力放在亚洲以外的房地产市场上。从理论上讲,零风险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为零甚至负值,无法为信托公司带来收益和现金流,但是信托产品惯例却是有预期收益承诺,为平衡现金流,争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信托公司愿意承受适度风险是必然的事情。具有适度风险又能提供较高固定回报的资产则首推房地产。
有稳定租金收益的房地产资产属于类固定收益产品,目前收益率又远高于国债,仍未步出金融危机状态的其他国家的房地产类产品值得信托公司关注。当然,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比股市、债市的流动性差,信托公司需对其他国家当地的税率、法律以及汇率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控。